第57章 大儒打进了皇宫-《大唐龙牙》


    第(2/3)页

    没有什么能比灭国对周边更有威慑力的了,东突厥颉利死后内部纠纷不断,更值兵马衰弱的冬末春初,这样的机会,哪怕国力衰弱也是值得一搏的!

    这样的分析,就该教给李承乾,统治者最需要的就是大局观,他老爹李世民的大局观就很优秀,最终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

    可是此时的李承乾却没有时间学这些,他和弟弟李泰正忙着给百多个老家伙倒茶。

    不讲道理啊!往日对朝廷耻高气扬,对做官嗤之以鼻,只埋头做学问的大儒们听说朝廷发明了快速印书的机器后相约一起堵到了皇宫门口,要求面圣,被推打头的就是姚思廉。

    姚思廉是谁?历经三朝的老臣,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在这群大儒里跟李世民的关系是最好的。

    李世民即位,姚思廉没有答应做官,只是带了个“太子冼马”的头衔,整天缩在家里编篡史书。

    整整一百多个德高望重的大儒堵门口要求面圣,这可是大事儿,正在太极宫开朝会的李世民急忙带领百官一齐步行到皇宫门口出迎。

    面对这些大儒,李世民可不会端皇帝的架子,将大儒们迎进皇宫,在太极宫设座斟茶款待。

    姚思廉作为这次的头头,也不喝茶,直接就问:“陛下,我等听闻将作监制作了一种印书的机器,只是几十架一起运行,就可以日成万书,可有此事?”

    李世民点头:“确有此事,此物为天下楼楼主构思,太子画图,将作监制作改善而成。日印过万却是夸大其词了,机器运行起来虽然快速,可是纸张太脆且易碎,印出来美观且不透墨的,才可以装订成册。一日也就可以成册五百。”

    姚思廉也觉得日印一万是天方夜谭,不过五百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陛下,文章千古事,我泱泱华夏有多少前人典籍就是因为稀缺才会失传!况且教化天下,是我等毕生心愿,草民只想问问,这印书机器能否外传!”

    韩崇文,开明坊“草堂书居”的一个教书先生,平民百姓的孩子都可以在他那入学,收的学费不过是一些粮食野菜。任何一个长安人见了他都会恭敬地称呼一声“草堂先生”。

    李世民对这个老先生也是佩服得很,于是在座位上拱手说:“草堂先生是德高望重的大儒,教化万民,身先士卒的精神也是我等楷模。只是,这机器不是不能外传,而是就算是外传,又有多少人能做出来?”

    满座大儒尽皆低头懊恼不已,是呀!识字的工匠,全天下也就将作监那些人,也只有将作监的大匠才能刻字印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