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法娱乐的李渊干脆就脱下龙袍当赌注,“赌”是他毕生所爱,身上虽然没玉佩了,拿龙袍来当抵押就是了! 房玄龄看到皇帝和冷锋走了过来,大喜,拿着一篇纸走过来说:“陛下和熩国公来的正好,今日武将秋猎得热闹,老夫等人也遍观秋景,写了几首诗,您二位点评一下吧!” 李世民拿过房玄龄的纸,念道:“落叶随风落,枯草伴寒枯,雁去酷夏尽,秋霜遍国都……这谁写的?” 房玄龄嬉笑道:“正是微臣。” 冷锋很想捂住脸,难怪李世民这会儿就没几个出名的诗人,看“文辞斐然”的房玄龄作的诗就知道了,韵脚都不压……… “好诗啊!好诗!”李世民拍拍手说:“宰相出马,自然非同凡响啊!” 房玄龄得到了皇帝的赞誉,衣服的下摆都要飘起来了,虽然拱着手貌似谦虚,可是谁都能听到他那压抑在身体里的“哈哈哈哈”声。 冷锋彻底捂脸了,李世民的审美标准真的得培养一下啊!这样的诗都说好? 杜如晦看不惯房玄龄的得意,见冷锋捂脸,就说:“熩国公捂脸干什么?你可是引得长安纸贵的《阿房宫赋》作者之一,魏征老儿推辞不写也就罢了,你可跑不了!” 冷锋摆手说:“《阿房宫赋》是碰巧写的,碰巧,碰巧,算不得数,我不会写诗呀!” 杜如晦环视众文官说:“你们信吗?” 众文官纷纷摇头。 冷锋还想再说什么,杜如晦却把他拽到了写字的石板那里,石板上笔墨纸砚齐备。 文官们齐齐围了过来,眼珠子都盯着冷锋,场面有点吓人。 冷锋真的不会写诗。 可是,他会背诗呀! 既然已经无耻的剽窃了杜牧的《阿房宫赋》,那就把他的《秋夕》也剽窃了吧! 不对,不应该说剽窃,读书人的事儿,能叫“剽窃”吗?应该叫“借鉴”,借鉴一下杜牧先生的《秋夕》。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一首《秋夕》,被冷锋顺利剽窃到了纸上,不对,是借鉴! 第(2/3)页